2025第106届中国电子展
主题:万物互联 元件强基
展会时间:2025年11月5-7日
展会地点:上海新国际博览会中心
详情请电话咨询!!!谭先生:18312953465(微信同号)
一、展会核心信息
2025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以**“万物互联 元件强基”** 为核心主题,聚焦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与全产业链协同
,定于2025年11月5日至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会中心举办。展会咨询可直接联系谭先生,电话与微信均为18312
953465,便于参展商、采购商及行业人士快速对接展会相关事宜。
上海新国际博览会中心作为长三角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会展场地,拥有成熟的配套设施——不仅提供充足的展览空间
与专业会议场地,还具备完善的交通接驳能力,可通过地铁、公交、自驾等多种方式便捷抵达,能高效承接大规模
展会人流,为参展企业与观众打造舒适、高效的交流环境。
二、展会举办背景与意义
当前,中国电子信息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,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落地见效,产业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
现,产业结构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加速优化升级。其中,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链现代化、安全可控,是
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突破外部技术壁垒、实现持续增长的关键支撑,而电子元器件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“基石”,更
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——从消费电子到工业制造,从汽车产业到人工智能领域,电子元器件的
性能与供应稳定性直接决定了下游产业的发展质量。
在此背景下,2025第106届中国电子展以“基础电子元器件、集成电路和制造设备”为核心牵引,精准覆盖特种电
子、汽车电子、工业电子、人工智能、消费终端等关键应用领域,旨在搭建一个“技术展示—资源对接—成果转化
”的全链条平台。通过展会,既助力上游核心技术企业推广创新成果,加速技术落地;也为下游应用企业提供一站
式采购与技术交流渠道,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,最终赋能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,为电子信息企业突破发展瓶
颈、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支撑。
同时,上海作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,具备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。一方面,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城市形成紧密
的产业协同网络,已构建起极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,产业链稳定性与韧性显著增强;另一方面,
上海在“十四五”期间提出的“一核三基四前五端”产业体系建设已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,“上海制造”品牌影响
力持续提升,且已建成一批高水平产业集群,为展会提供了深厚的产业基础与广阔的资源对接空间,能够有效联动
长三角、辐射全国,吸引全球电子信息领域的优质企业与专业人士参与,打造一场高规格、高价值的行业盛会。
三、展会规模与展览范围
(一)展会规模
本届展会规模盛大,规划展览面积达30000平方米,预计将吸引500家来自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链的优质展商入驻,涵
盖电子元器件、集成电路、半导体设备、智能制造、终端应用等多个领域的龙头企业与创新型企业。同时,展会预计
接待30000名专业买家与观众,包括下游制造企业采购团队、科研机构研究人员、行业协会代表、投资机构人士等,
将形成“展商—观众”双向高效互动的良好格局,为产业资源整合与商业合作搭建广阔平台。
(二)展览范围
展会围绕电子信息全产业链,细分“核心先导基础电子”与“终端创新应用”两大板块,覆盖从上游核心技术到下游
场景落地的全环节,具体范围如下:
1. 核心先导基础电子
- 核心基础元器件:聚焦微型化、高精度、高可靠性元器件,包括微型片式阻容元件、微型大电流电感器、微型射频滤
波器、微型传感器、车规级传感器(适配汽车电子高可靠性需求)、高端锂电产品、变压器、微特电机、射频阻容元件
、电容器、控制继电器、中高频元器件、特种PCB(印制电路板,适用于特种电子等高端场景)、伺服电机、高速传输
线缆及连接组件、光通信器件等。
- 集成电路:涵盖产业核心芯片与相关技术,包括电机驱动芯片、MCU(微控制单元)、DSP(数字信号处理器)、FP
GA(现场可编程门阵列)、第三代半导体(如氮化镓、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器件)、电源管理芯片、数模转换器、各
类传感器芯片、功率半导体、IC测试技术及相关产品。
- 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:覆盖半导体全产业链制造设备,包括半导体器件设备、材料设备、芯片制造设备、封装制造设
备及配套核心部件、集成电路专用设备、太阳能电池芯片设备、LED设备、第三代半导体专用设备等,助力半导体制造环
节技术升级。
- 智能制造:聚焦电子制造业自动化与智能化升级需求,包括电子制造自动化设备、视觉检测设备(保障产品质量)、SM
T(表面贴装技术)设备及相关技术、焊接设备及材料、ESD(静电放电)防静电和净化设备(适配电子制造洁净环境需求
)、测试与测量仪器、电子制造服务(EMS)、电子制造设备智能化示范区(展示实际应用场景)等。
2. 终端创新应用
- 汽车电子:针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求,涵盖车规级半导体/元器件(满足汽车高稳定性、高安全性标准)、
车联网技术、车路协同解决方案;车规传感器、锂电新能源相关产品、主动安全技术及设备;车体电子控制装置、电机、电
控系统、汽车线束;汽车零部件供应商、整车厂(主机厂)展示区;车载汽车电子装置、汽车智能影音系统、汽车安全系统
等。
- 智能+: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应用,细分为三大方向:
- 人工智能:包括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自然语言处理、计算机视觉、智能语音等核心技术,以及各技术在金融、制造、医疗
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展示。
- 低空经济:覆盖低空飞行相关设备与技术,包括无人机、飞行汽车/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、智能地面站、智能穿戴
设备、智能传感器、智能通信设备、智能导航系统、智能充电/能源管理设备、处理与分析类智能终端。
- 机器人:涵盖机器人整机及核心部件,包括各类机器人(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等)、传感器、处理器和计算单元、通信模
块、导航与定位系统、人机交互界面、软件系统、能源管理系统;同时包括5G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
智能科技的融合应用展示。
- 特种电子展暨军民两用技术:聚焦特种领域与军民融合需求,包括集成电路、固态微波器件、真空器件、光电器件、半导体分
立器件、电能源产品、机电组件、特种元件、通用元件、支撑基础产品、元器件相关的微系统、电子功能材料、工艺设备、测试
仪器等。
四、展会联络方式
如需咨询参展、参观、刊登广告等相关事宜,可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大会组委会秘书处:
- 电子邮箱:3256191579@qq.com
- 联系人及电话:谭先生,18312953465(微信与电话同号)
可随时通过电话或微信沟通,获取展会最新资料与个性化对接服务。
tt18312953465